书笔记-西班牙旅行笔记
书笔记-西班牙旅行笔记
游记之类的书籍我虽看得不多,却也还是看了一些。很多都是对于当时民族风情,建筑特色以及人们的一种生活状态的描述,或者,在里面增加了一个攻略性质的东西。完之后,对于一些参考性或借鉴性的东西可能还是一些意义,至于其他的部分,如果作者本身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对文字表述的扎实功底,出来,也就像一杯白开水一样,会觉得索然无味。
而这本林达写的《西班牙旅行笔记》与其说这是一个游记,不如说这是一本对西班牙民族、人文、历史、建筑、艺术、的一个全面性的介绍。很少有人可以在不需要大篇幅插的基础上,仅仅依靠文字写出这样厚厚的一本旅行笔记。而里面的信息量之大,也需要时时去再次阅和考究的。
但是看到这本旅行笔记之后,对里面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当时的西班牙内战时期的状态以及事后整个民族对于这场内战的一个评定。这个跟我们当时民族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如果说起民族众多的话,应该没有一个国家比我们国家更多少数民族吧。只是在西班牙,民族之间的力量比较均衡,有着自己的语言和生活习惯,而且各个民族之间的宗教信仰也有差距。内战期间各个民族又形成了自己的力量和不同的派别,各个派别因为一些政治理念和诉求的不同又分裂成其他的一些派别。再加上国际上的参与的一些政治力量,导致内战期间的西班牙简直是一锅烂粥。
相对于中国的内战,好像西班牙时期的政治局面和军队里面更为复杂,而我们的国家,最起码两大政党之间里面极少分出自成一派小的派别,而其他的一些政党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和军事力量。而政党的领袖没有出现过频繁更替的局面。而西班牙则大不一样。本身政党之间的厮已经很激烈了,可是政党内部还出现分化和不团结,互相猜忌陷害和斗争。原来,并不是每一段历史只有之间的国家才会形成,历史总是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只是,我们现在看到完好完整的西班牙,却不得不归功于西班牙人民的西班牙精神,而这种精神可能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宗教信仰。我们国家也也经历过很多次的战争,也有很多的罹难者。但是在西班牙或者是说在欧洲,每次战役胜利之后都会建一座凯旋门作为纪念,所在,在西班牙的马德里都有一千多个凯旋门作为纪念,虽然这些在战争中换来的凯旋门有太多的血腥之气,但是作为后代,不管是对于西班牙的历史还是对于战争的研究都具有比较大的意义;而在内战中牺牲的人们,不管当初在站在哪一阵营,都在殉难谷中建筑了教堂纪念在内战中牺牲的双方。而西班牙到处可见的教堂、修道院和古罗马建筑、哥特建筑或者古埃及风格建筑都在战后对按照原面貌进行了重建,所以,四百年前的西班牙和现代的西班牙光从整体的格式和觉效果上来看,并无较大差异。这里面除了因为一些宗教情节在里面,大概也包含了西班牙人对于自己民族源自内心的热爱和骄傲吧。而对比自己的国家,虽然现在在哪里都宣扬着中国的繁华和中国人的消费能力,但是我们根植于骨子里源自对民族内心骄傲的情愫也许并不强大。更好像是一个从小极度贫困的小伙子一朝暴富之后那种唯恐天下人不知的一种狂妄。有时候想探求传统中国的文化气息和历史感,地大物博的中国却也不易找到,或者说没有像西班牙一样每到一个城市都能找到历史沧桑感,从古迹中缅怀先驱和前辈。说起中国的历史,也许只能想到西安和北京了。
而在战争期间,诞生的西班牙的艺术家们更加难能可贵,而且还是在世界中首屈一指的,比如说高迪和毕加索,他们一直生活在充满政治斗争和风云变幻不定的西班牙,却能诞生那么伟大的作品。并且每一位艺术家的作品都有被良好的保存起来供后人参观,这个是中国很难看到的景象。中国的艺术家从古至今要说起来,绝对不会少于西班牙,但是西班牙美术馆的数量之多、藏品之多却是中国无法比拟的。我们的艺术作品大多收藏起来,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无人瞻仰,也无人抚触,不知道这到底是因为国力的原因造成的,还是因为我们的艺术修养还达不到这个程度,所以艺术品只能封存,而不能供人欣赏。
这本书,每个人完之后也许感受是不一样的,但是我想有机会还是要好好去看一下这个古老的城市和它所经历的那些经历岁月变迁的故事。